2021年电子签约行业发展背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签约行业迎来有利发展环境。2020年,中国电子签名合同签署次数已达到506亿次。
相比传统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具有提升效率、灵活便捷、安全性高、降低成本、数字化程度高、可远程操作的优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8.9%的受访企业会在人力资源场景中使用电子签约服务,超三成受访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年均电子合同签署量在500-1000份之间, 52.2%的受访企业意在通过电子签约形式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48.7%的受访企业希望能够提高合同安全性。
电子劳动合同概念及涵盖类型
电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数据文电为载体,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人力资源作为电子签约常见场景之一,存在大量文件处理工作。围绕员工“入、转、调、离”等流程,企业需要与员工签署多种类型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保密协议等。人力资源场景中的合同签署文件量大,重复性高,且涉及远程签署流程普遍呈现效率低、成本高等弊端;推行劳动合同电子化管理,是合同电子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现部分,能够释放人力资源部门劳动力,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中国电子劳动合同推广经济环境分析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快速发展,2020年达到41.4万亿元,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受疫情影响,社会数字化意识大幅提高,线上招聘、线上办公成为新常态,人力资源场景突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数字社会生态的建设。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人力资源场景线上化变迁,远程签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电子劳动合同能够解决数字生态社会中的协议签署认证问题,随着数字化社会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得到推广。
中国电子劳动合同推广社会环境分析
数据显示,中国就业人员稳定在7.7亿上下,规模巨大。按产业划分,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年小幅度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则保持稳定上涨,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达47.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包括金融服务业、互联网行业、文化娱乐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数字化程度高,与线上办公模式更为契合;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线上办公群体比例提高,对电子劳动合同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
中国电子劳动合同推广社会环境分析
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历年全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均超140万件,且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涉及劳动者238.1万人,涉及金额489.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劳务纠纷中,所签署合同是重要仲裁依据;相比传统纸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在存取证方面更具可靠保障,能够防止篡改,确保签署主体真实性;此外,电子签约平台所提供的司法鉴定、律师服务等法律保障服务,能够有效帮助用户进行调解或仲裁。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电子签名合同签署次数已达到506亿次,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教育、地产等各个领域。由于电子凭证的形式多样且覆盖广泛,市场对于电子签约的普及程度与接受程度逐步提高,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未来中国电子合同签署规模有望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