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资本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知识付费行业获得流量红利,政策层面亦进一步加强知识版权保护。虽然知识付费的市场规模仍在扩大,然而,经历了一轮飞速发展,行业正面临付费复购率逐步下降、缺乏内容品质标准化等发展阻碍。
知识付费行业生态图谱
将知识付费平台划分为不同的模式,喜马拉雅FM、得到、十点读书、有书、樊登读书会等垂直类APP可划分为第一代知识付费平台。而百度、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算法”平台的兴起,象征着第二代知识付费平台的入场。第一代垂直类知识付费平台以“包装头部作者和专家,进行自研课程和买断版权”的商业模式为主。区别于第一代平台,第二代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付费交付方式则以视频和直播为主,付费内容呈现更为多元化,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草根作者,借力于平台的知识付费工具参与变现,并运用平台算法分发技术获取客源。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新增企业数量规模分析
许多成功的案例,引发众多资本对知识付费行业的追逐和热捧。在经历了市场前期的短暂喧嚣和行业洗牌后,知识付费行业在近几年开始少了狂热,多了理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的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行业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中国知识付费行业投融资情况
数据显示,2009-2022年6月,中国知识付费行业投融资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投融资金额创新高;投融资数量在2017年达到顶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行业的成熟发展,知识付费资本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想要资本市场买账也并非易事。
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以及短视频等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知识付费服务质量和场景都得到了延伸,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从总体情况来看,整个知识付费的方向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将是现有的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化的一部分,有望成为万亿以上规模的巨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