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马太效应趋于显著,行业竞争百花齐放
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全方位激励政策,从研发环节的政府补助、生产环节的双积分,到消费环节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到使用环节的不限牌不限购、运营侧的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6.0千亿元,同比增长76.5%。
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是比亚迪,累计销量为64.14万辆,其次是特斯拉、上海通用五菱。当前新能源行业正由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中国市场已经实现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切换,电动汽车可选车型丰富,新款车型层出不穷,消费者选择余地大,诸多产品颇具吸引力。同时,相对地,政策作用也开始弱化。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额及可选车型数量情况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趋势明显。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占全球增长的大部分,美国市场增长60%,欧洲市场增长25%。尽管疫情与俄乌战争对全球车市造成了扰动,新能源汽车产销承压,但目前来看,中国、美国、欧洲的汽车产业正在回归正轨,电动汽车车型的密集发布将会促进市场繁荣,销量的高增长情势还将持续。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选购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主要考虑的前三项因素分别是汽车安全性(68.7%)、充电所需时间(67.1%)和最大续航里程(61.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一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和召回事件频发,致使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关注度跃居首位。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电池,只有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汽车续航能力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旅程焦虑才能得以解决,车企在电池技术提升上任重道远。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满意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受汽油、柴油价格高企影响,认为新能源汽车经济环保且节省能源的消费者分别占比69.6%和65.3%。此外,现阶段购置新能源车尚可享受补贴,还存在价格上的优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新能源汽车依靠电能,和传统车相比油耗低,在油价涨幅较高的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之于消费者有着更好的价格吸引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案例:小鹏汽车(财务状况)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获得营业收入336.18亿元,但同期亏损总额达到143.87亿元。目前,小鹏汽车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汽车销售收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小鹏汽车的经营性现金流虽然仍为负,依然处于“烧钱”状态,但2021年获得了极为可观的收入增长。在畅销的P7车型及P5家庭型轿车带领下,小鹏的交付量正在增加。加之销售服务及超充网络正快速扩张,新产品推出节奏加快,为小鹏汽车渗透中高端市场铺平道路,财务状况有望继续改善。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案例:小鹏汽车(舆情数据)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2022年8月,“小鹏汽车”网络口碑为55.2,处于中等值,热度指数在8月11日达到最高值313。8月11日,网传一辆小鹏P7在辅助驾驶状态下,在宁波某高架桥路段撞向前方故障车辆,导致一名疑似正在处理事故的人员被撞身亡,该新闻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导致小鹏汽车8月中旬的网络讨论热度较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补贴退坡与取消,缺乏产品竞争力的车企将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乃至快速出清,而技术领先、产品竞争力强、定位清晰的企业有望享受长期行业高增长红利,马太效应趋于显著。
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即将达到万亿级规模,市场潜力巨大,加之电动化转型导致造车技术门槛下降、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多重因素,导致除传统车企外,以造车新势力、华为、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众多玩家加速入局,整个行业呈百花齐放、百团大战的局面,在促进了产业的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2022年7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中提到:“(对)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达到26.7%,较2021年7月14.8%的渗透率提升11.9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看,2023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或有望达到35%。
2022年7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这也是中国第三次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但此次政策延长至何时尚未明确。由于传统燃油车对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的贡献巨大,当未来燃油车保有量剧烈萎缩后,国家税收的缺口仍将需要电动车税收体系的支撑,电动车的购买和使用阶段,乃至报废环节的征税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