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52万!中国出生人口大反弹,婚育难题破局方法找对了?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正发生改变,单身群体对婚恋对象的要求以及对婚恋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迎来业态转型、市场需求提高、行业内部问题凸显等挑战与机遇。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婚恋交友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研究数据 中国婚恋交友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研究数据 本地生活中国社交媒体市场数据 中国社交媒体市场数据 媒体消费中国电商节日促销营销市场及调研 中国电商节日促销营销市场及调研 电子商务行业关键数据 用数据说话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人口数据备受关注。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出现反弹,全年出生人口达到954万人,相比上年的902万人增加了52万人,出生率为6.77‰,打破了自2017年以来的连续下降纪录,出生率回到了2022年的水平。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6年以来,全国出生人口连年下降,从最高的1883万一路走低到902万。据最新数据发布,截至2024年2月28日,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已达2.4亿,且预测未来将进一步增加。逐渐扩大的单身群体也一度带火了“单身经济”,单身公寓、便捷餐饮、个性化娱乐等共同构成了单身经济繁荣的基石。

  然而,单身理念的盛行也一度影响了结婚率和结婚年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相关报告显示,2022-2023阶段,各年龄段人群未婚率普遍上升。其中,25-29岁年龄段未婚率高达51.3%,成为未婚率最高的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未婚率逐渐降低,但30岁及以上人群的未婚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年轻人对结婚的意愿降低自然影响到生育率,当前,少子化问题已经变得日益严峻。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7年下滑,那今年为何会“回春”?

  政策支持“生育友好”

  事实上,早在2024年年初,就有专家预测,2024年出生人口大概率出现“修复”走势。

  近年来,为促进生育率,从全国到地方、从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内陆地区,各地纷纷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提高家庭的生育意愿。

  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2022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首次纳入生育支持措施。

  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经济层面,多地政府通过直接财政补贴,减轻家庭的生育和养育成本。例如,2023年个税专项扣除标准从1000元/孩/月提高到2000元/孩/月,23个省份的近60个城市和地区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社会关怀上,各地延长男性陪产或护理假期,鼓励男性参与家庭育儿。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共担机制,缓解用人单位成本压力,减少职场性别歧视。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涵盖生育补贴、延长婚育假期,以及向多孩家庭倾斜的保障房政策等范围,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了生育的积极性,破解“不敢生、不想生”难题。

  托育服务供给解决“养育难题”

  托育服务是随着中国人口发展进程,以及家庭养育观念变化出现的一项新事物。在全球范围内,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已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高度重视的家庭政策议题,并被上升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年轻父母都要忙于工作,越来越多家庭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托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庭养育的成本,提升生育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幼儿家庭对婴幼儿托育有需求。在政策引导和家庭需求下,中国婴幼儿社会化托育理念和托育市场消费者意识将得到提升,更多家长会考虑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国家积极推进“三孩政策”、职业发展和育儿理念的转变等因素促进社会化托育服务需求的扩大,为托育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资本进入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但当前中国幼儿托管仍面临着机构匮乏,师资不足,监管不力等问题。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从基础设施、从业人员、课程品质等全方位布局服务链条,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困扰不少家庭的“托育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随着家庭规模缩小、育幼功能减弱,越来越需要现代化、社会化的托育服务。释放托育需求,对于提升生育水平、保障女性就业、促进婴幼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来自年轻群体的婚恋观:高质婚育至上

  生育率的下降很大一方面源自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降低。曾有网友表示“二十几岁的年龄,就算是捡垃圾也是捡得又快又多”,作为消费主力年轻人自然也是生育主力,成长于国家、社会大变革、大发展背景下的青年一代,正成为影响国家、社会前行的主力军。

  伴随着中国社会变迁,价值观念的开放、进步与多元化,青年一代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生育责任意识逐渐加强,主打高质量育儿。

  “不将就”是年轻一代的关键词。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七夕调研用户认为自己单身原因中,41.67%消费者会选择还没遇到合适的人,41.67%消费者会选择社交圈较窄。

  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正发生改变,单身群体对婚恋对象的要求,以及对婚恋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互联网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注入新能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及消费行为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婚恋社交平台推出的APP中,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婚恋交友等APP受消费者欢迎,分别占比24.1%、23.4%、22.0%;陌生人社交APP中,陌陌(26.4%)和Soul(23.1%)更受消费者喜爱。

  陌陌、Soul等APP,通过强化社交、心灵上的慰藉以满足国民对社交以及恋爱的需求,拓宽了婚恋社交服务行业的服务模式。

  婚恋社交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影响到了下一阶段的婚庆行业,年轻群体“舍得花钱”的调性也从其他消费行业延续到了婚庆行业。随着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90后、00后对婚礼的重视,婚庆产业链根据客户需求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4.2%的消费者把自己婚礼的筹办费用/预算控制在10-20万元,占比最高。

  婚庆用品电商化,以及婚纱礼服租赁模式的普及将有效降低中国结婚的成本,然而婚礼定制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提升或巩固高端群体的消费水平,行业消费呈现两极化的趋势。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章林表示,年轻人倾向于按照喜好和需求选择婚礼方式,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他们积极参与设计策划,通过个性化定制来展现双方的爱情故事、价值观及人生愿景。这种趋势折射出社会文化观念的开放与包容,以及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生育是人类延续的基石,与众多行业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命关怀链。婚恋行业如同这段生命旅程的起点,它以各种形式的交友活动、婚恋平台为男女双方搭建相识的桥梁,让两颗心在爱的磁场中相互吸引,为生育埋下情感的种子;当爱情修成正果,婚庆行业便走马上任,用精美的婚礼策划,为未来共同孕育生命奠定坚实的家庭基础;随着新生命的呱呱坠地,月子中心助力新妈妈们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而当宝宝逐渐长大,托育行业便肩负起重要的使命,解决了育儿的后顾之忧。

  从婚恋到托育,这些行业环环相扣,共同围绕着生育这一核心主题,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每一个新生命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关怀,构建起一个温馨而完善的生命成长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云起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群体婚恋观念正发生改变,单身群体对婚恋对象的要求以及对婚恋社交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迎来业态转型、市场需求提高、行业内部问题凸显等挑战与机遇。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中国婚恋交友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研究数据 中国婚恋交友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用户行为调查研究数据 本地生活中国社交媒体市场数据 中国社交媒体市场数据 媒体消费中国电商节日促销营销市场及调研 中国电商节日促销营销市场及调研 电子商务行业关键数据 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