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观察|出海征途挑战重重,中国企业如何乘风破浪?

艾媒咨询|2023-2024年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前,全球跨境电商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19-2020年增长迅猛,近两年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但总体规模仍逐年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7万亿元。全球贸易活跃度继续上升,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

艾媒咨询|2023-2024年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

  随着中资企业踏上出海新征途,拥抱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而前方一边是暗礁密布,一边是机遇涌动。企业出海格局正面临重塑。

  作为出海企业中一颗闪亮的新星,6岁多的TikTok正是典型代表。5月7日,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宣布,已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总统拜登4月签署的“不卖就禁”法案违反宪法,要求法院推翻该法案。5月14日,几名TikTok创作者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项强制剥离法案,称这一法案将对美国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制造业企业也面临不小挑战。据3名知情的墨西哥官员透露,墨西哥联邦政府在美国压力下,正以拒绝提供低成本的公共土地或减税等激励措施为方式,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保持距离。中方已表明,中墨务实合作是两个主权国家间的事情,是双方企业基于国际规则和市场原则开展的正常商业活动,任何第三方无权干预。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庆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投资策略角度,企业要避免单一国家投资集中或者过多,多考虑如何分散风险。在设计投资架构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存在投资保护协定或者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保护的国际条约。在法律文件里,可以多运用一些抗衡政治风险的条款,比如说稳定条款,哪怕当地的税收政策或者投资政策发生变化,但政府承诺不会实质性影响投资方的权利。此外,还可以考虑政治风险的保险,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整套应急预案。

  尽管挑战重重,但企业出海只能勇往直前,如何乘风破浪成了一道“必答题”。

  出海格局“重塑”

  事实上,在地缘冲突愈发显著之前,企业出海就已经存在。

  锐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贡亚敏对记者表示,一些制造业企业此前对出海一直有需求,几年前一些企业已经部分出海,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一些制造业企业考虑去运输比较方便、离中国不太远的国家,比如去越南建厂。这几年因为地缘政治等原因去海外布局更加明显。

  在贡亚敏看来,中国企业出海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些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客户需求、供应链重塑等原因也去做一些海外布局。此外,一些成熟的企业可能在国内市场比较饱和的情况下挖掘新的市场,例如并购市场上比较活跃的美的、海尔等制造业企业。

  安永大中华区尽职调查主管合伙人施震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企业出海已经十多年了,目前大环境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日常的案例中看到了一些新的趋势,目前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重塑”。

  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海更趋向理性化,在战略层、实施层、投后管理层和价值创造层越来越理性,和十几年前相比,出海从单一的品牌、技术等变成了综合性的考量,中国企业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出海的战略实施。

  第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出海战略执行中评估风险,从广度和深度上越来越成熟。从广度上来说,企业会综合考虑财税、人力资本、IT、环境、ESG、政治、合规等风险。同时在深度上也不再只从投资的本身角度,会综合考虑投前、投中甚至投后的管理、价值实现、价值重整,企业的风险评估愈发成熟。

  第三,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和专业机构进行紧密的合作,一起探讨出海的模式、出海的风险评估。

  据贡亚敏观察,从产业上看,先进的制造业、运输业、医疗、生命科学、TMT、消费等出海持续活跃。在地域方面,传统上比较多的是去欧美做一些并购,但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估值、监管、各地政府给到的不同策略,导致东南亚、中东等越来越成为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虽然中国企业出海目的地倾向于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发展中市场,但欧美发达市场也仍然存在不少机会。王庆表示,比如在德国,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在收购当地一些与汽车产业链、电子产业链有关的中小型项目。匈牙利正变成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发展的重要基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都在匈牙利有大规模投资。

  企业如何乘风破浪?

  在地缘博弈愈发显著的大背景下,企业出海征途波涛汹涌。

  在王庆看来,中国企业的身份问题可能会在美国变成一个越来越敏感的问题。不光是TikTok,中国一些制造业企业要进入美国市场的话,可能或多或少也会面临美国政客的炒作,在海外的发展遭遇困难。锐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尹冉冉对记者表示,不管是从所谓敏感数据的角度,还是从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的角度,对TikTok这类企业的打压是美国两党的共识。本次美国大选不管是民主党获胜还是共和党领先,对企业的影响可能不会有实质区别。

  对于制造业而言,王庆分析称,一些中国企业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机遇,同时也看到海外贸易保护政策的抬头,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供应商去欧盟等市场设厂,把当地作为生产基地,这样可以规避现在或未来可能产生的一些额外贸易堡垒,也可以通过在当地建厂获取一些补贴和优惠政策。不过,随着未来欧盟可能对中国产能作出反应,中国企业可能在欧盟国家也需要进一步考虑采用替代性的合作模式或投资模式,而不是简单在当地直接设厂,这种做法并不是百分百保险。

  与此类似的是,企业不把工厂直接设立在美国,而是设立在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墨西哥,然后出口到美国市场,理论上可以规避美国的高关税。但最近美国政府也发出了一些声音,即便中国企业去墨西哥建厂,可能也会被剥夺能够享受到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些优惠。

  因此王庆表示,还得考虑其他模式,例如和美国的企业在当地成立合资企业建厂,或者找当地比较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可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政治保护。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或签署运营合同等合作模式,不采用直接的股权投资形式,和当地企业合作也能达到同样的商业目的。

  全球大环境的变化也在影响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王庆表示,过去一些中国企业去美股IPO是优先选择,美国资本市场有其优势和深度。但最近几年中美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在会计等方面加强了对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审查,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可能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回报率也产生了一些担忧,中资企业去美国上市面临进一步的挑战。

  展望未来,王庆分析称,中国香港仍然会是企业境外上市的优先选择。就上市规则而言,香港资本市场推出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创业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医疗行业企业等上市,在 A股审批收紧的情况下,去香港上市是一个选择。虽然港股现在可能也面临流动性等挑战,但从中长期来说,香港是中资企业会积极选择的上市地点。

艾媒咨询|2023-2024年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前,全球跨境电商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19-2020年增长迅猛,近两年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但总体规模仍逐年增加,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7万亿元。全球贸易活跃度继续上升,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

艾媒咨询|2023-2024年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