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资进入结构调整期 高技术、绿色化投资项目陆续落地开工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

应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愈多企业开始“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分别有29.5%、19.9%的大型企业已实施出海或有出海计划;在已实施出海布局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的占比分别为39.4%、17.5%和13.6%;从布局趋势上看,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强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 精品决策

  5月23日,总投资约14.5亿元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开工;5月21日,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总投资达12.5亿元的大湾区智能绿色生产基地在广州正式启动建设;5月16日,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举办三期项目开工仪式。近期,多家外资企业的对华投资项目陆续开工落地,彰显了高涨的投资热情。

  不过,商务部发布的最新外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9%;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外资总额下降但新设外资数量增长的情况还在延续,这也引来业内人士的持续讨论。

  外资增速放缓与结构转型并存

  从增加值和企业利润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增速慢于全国6.3%的整体水平,但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7%,增速远高于全国4.3%的整体水平。

  5月25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围绕“在全球化新环境下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发布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当前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呈现出总量下降趋势,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总体来看,中国利用外资进入转型调整期,正在追求高质量外资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青指出,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年均增幅由上一阶段2000~2010年的10.9%,转为2010年以后的2.8%。主要也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中国在努力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更先进、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利用外资呈现高端化、服务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态势。

  中金公司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纺织品、农副食品、印刷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外资企业数量与利润总额均处于下降趋势,说明外资正逐渐从这些领域退出;而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高技术高利润产业中,外资企业数量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额与平均利润上升,表示外资企业逐渐向这些领域集中。

  这在商务部最新的外资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今年1~4月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6.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8.8%,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57.3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7%,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幅度达到126.1%。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张建平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当前全球资本流动增速显著放缓,这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利用外资的国家的影响冲击较大。中国经济在2023年受到疫情影响及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利用外资规模同比下降,但仍处历史高位。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也创历史新高。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愈发趋向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这与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方向一致。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

应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愈多企业开始“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分别有29.5%、19.9%的大型企业已实施出海或有出海计划;在已实施出海布局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的占比分别为39.4%、17.5%和13.6%;从布局趋势上看,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强

艾媒咨询 | 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