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虚拟数字人从一个遥远的概念逐渐走进了现实世界的舞台,在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桥梁与驱动者。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精品决策

  为持续推动文化强省建设,6月2日上午,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暨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十周年活动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以“穿越磨刀山 探寻岭南源”为主题,聚焦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重大项目,展示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了以数字技术复原远古“磨刀山人”的《穿越磨刀山》纪录片,并邀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原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幼平等权威专家进行发言,对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为工程未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意见建议。

  “磨刀山古人类遗址是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研究证明。”赵辉发言时表示,它的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的文明空白,磨刀山古遗址及其源流的南江文化,既成就了文化意义上的最早广东,又成就了岭南土地的精神图腾和文化根脉。

  2023年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启动实施的首个年度,主要围绕项目方案完善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性考古调查、主动性考古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最新的田野考古与研究成果,为推动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奠定了扎实基础。

  202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提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将以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遗址为研究重点,实施岭南旧石器文化与远古人类演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等三个重大课题。同时,经协商后确定由广东省牵头,联合周边六省(区)申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岭南地区文明化进程”重大项目,推动早期岭南探源工程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接轨。

  2023年在磨刀山遗址周边南江流域开展新一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处,其中还包括洞穴类型遗址及动物化石地点。十年来,在南江流域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点)130余处,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进一步确认南江流域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系统开展广东最早先民及其文化研究可行性的区域。2023年的新发现为探寻更丰富的远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更好地复原岭南远古环境与社会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英德岩山寨遗址的考古成果,清楚反映了最迟在距今5000年左右岭南社会开始加速分化,出现岭南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实证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古国时代”,岭南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了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时空格局的认识。此外,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考古发掘项目也取得重要收获,如从化狮象遗址和深汕合作区白田山遗址。

  在多个项目与高校、省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中,包括年代学、古人类学、古DNA、植物考古、环境考古、数字化等方面,通过最新的研究理念与技术获取复原早期岭南社会的丰富信息,以科技创新应用于重大课题研究,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深入实施明确了工作方向。

  本次活动以《穿越磨刀山》纪录片发布上线为契机,运用阶段性阐释传播成果,进一步守护磨刀山遗址文化整体,深挖磨刀山遗址文化价值,提高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水平,展现南江文化历史魅力,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视频编辑:曾婷芳

  剪辑:刘宇森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广泛应用,虚拟数字人从一个遥远的概念逐渐走进了现实世界的舞台,在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中扮演至关重要的桥梁与驱动者。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虚拟人

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 精品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