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鸣单车近12.5万用户押金未退,总额超2500万元,共享单车还能走多远?
在2016年瞬间起飞的“共享”单车,如今又被风暴重重拍到地上。在经历了摩拜单车退押金难的问题后,现在同样的问题又来到了小鸣单车身上。
12.5万用户押金未退,总额超2500万元
据艾媒网获悉,7月1日,小鸣单车破产工作信息发布公告称,职工债权159.75万元,用户债权总额为2512.49万元,供应链债权总额为1921.24万元,共计4593.48万元。非用户普通债权人包括阿里云、苏宁、宅急送、中国人寿等。
公告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约有12.5万用户押金未退,总额为2512.49万元。
职工债权方面,根据悦骑公司行政人事记录以及相关的劳动仲裁裁决书,悦骑公司有115名职工债权人,所欠的职工工资及补偿金总额为159.75万元,其中工资82.30万元,经济补偿金77.45万元,性质为职工债权。
此外,公告还披露,30名非用户普通债权人的债权,债权总额为1920余万元。依据去年11月23日,其所发布的公告数据显示,其中仅梅州市凯达共享单车有限公司确认的债券就近1400万元,它是小鸣单车的供应商之一,如今是小鸣单车最大的债权人。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7月,小鸣单车趁着共享单车的风口成立,创办人为原宅米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金超慧,核心团队来自滴滴出行和Uber,智能硬件团队由有30多年自行车研发经验的自行车工程师组成。
2017年11月,小鸣单车员工微信爆料,公司实际控制人邓永豪已经失联,小鸣单车员工裁员99%,包括CEO也已经离职,而公司的钱被邓永豪挪用支付给了小鸣单车的供应商,全体员工欠薪。
2017年12月18日,针对小鸣单车拖欠消费者押金、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等系列问题,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向广州中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正式打响共享单车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2018年3月22日,广州中院正式开庭审理小鸣单车公益诉讼案,并当庭作出宣判,支持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提出的诉求。
2018年3月27日,小鸣单车首次申请启动破产清算程序,这是共享单车领域首家宣布破产的企业。5月19日,广东消委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小鸣单车的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2018年7月24号,公众号“小鸣单车破产工作信息”发布了《关于召开网络债权人会议对小鸣单车破产财产处置方案进行表决的公告》。公告指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8)粤01破12-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张璐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鸣单车”经营者)的破产清算申请。
为最大限度实现对小鸣单车整体资产的处置回收,降低债权人的损失,悦骑公司管理人拟委托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对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佛山、梅州、南京、无锡、株洲、汕头、漳州、嘉兴、绍兴等运营城市及其他发现小鸣单车踪迹的非运营城市中的小鸣单车进行回收处置。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同意按每辆车12元(扣除回收、运输及电子垃圾处理等费用后的净价)进行回收。
根据公开报道,小鸣单车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全国十多个城市累计投放了43万辆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共计400多万人。小鸣单车的押金收取标准是每人199元,据此计算,该公司累计收取的用户押金约达8亿元左右。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止目前,小鸣单车一共完成完成4次融资,最早一轮融资在2016年9月完成,最近一次融资是完成于2017年7月的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共享单车进入下半场,“押金”模式是最大风险
四年一个轮回,共享单车大潮翻滚,经历了潮起、潮涌和潮落。
2018年共享单车行业去泡沫化特点明显,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2019年将增至2.59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趋于稳定。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推行无门免槛押金,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已由此前依托押金和骑行费用变为依靠骑行费、广告费用获取利润。但此前部分企业运营过程中押金难退,对用户造成较大影响。
继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取消押金制度,未来企业在商业化尝试和变现上将会有更多的探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除了传统的租金收入、广告收入、跨界营销之外,共享单车企业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拓宽盈利的渠道,获得二次盈利的机会。但对于部分先入局的企业,在盈利渠道探索前,需解决好押金方面的问题,否则对于企业运营将形成较大风险。
单车质量仍是行业发展一大痛点,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共享单车主要用于解决用户短途通勤需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6.8%的用户使用共享单车是出于通勤目的,例如上下班,上下学;36.7%的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出于省时的目的(不包含通勤),包括骑自行车前往商超等;休闲需求占22.9%。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对用户使用单车的场景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对单车投放进行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单车质量仍是行业发展一大痛点,近四成用户曾遇到过共享单车质量问题。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7.3%的用户遇到共享单车质量问题,并且质量问题多集中在坐垫损坏以及车把、铃铛、车头损坏,分别占43.5%和43.0%。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单车的运营维护是共享单车平台在日常经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在行业早期发展过程中,平台大量无序投放单车产品,但运维、管理能力却不能及时跟上,导致坏车出现的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共享单车企业是重资产的模式,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可取,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为单车的投放、停放、运行和维护建立更完备的工作流程与系统;针对单车分布不均、损坏严重等问题,运营企业应运用互联网技术跟踪单车数量、骑行路线、单车停放区域等数据,及时进行后台监控,定时定量进行人为干预。此外,企业需要不断开展服务优化,改善用户体验,提供一些人性化服务,如安全提醒、导航指引、天气预报等,从产品层面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实现精细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