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迎黄金期:沛嘉医疗本月寻求上市聆讯,华为、腾讯、格力等扎堆入局
据IPO早知道消息,医疗器械研发商沛嘉医疗将于本月寻求上市聆讯。
今年1月23日,沛嘉医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沛嘉医疗主要覆盖中国各经导管瓣膜治疗医疗器械市场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
IPO前,沛嘉医疗于2019年11月宣布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该笔融资也成为近年来国内介入乃至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金额最高的项目之一,获得某全球知名PE基金、远翼投资、国投创新、诚通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包括经纬中国、礼来亚洲基金在内的现有投资者继续投资。
目前,创始人兼CEO张一持有30.93%的股份,经纬中国和高瓴资本各自持有10.07%和9.33%的股份,为前两大机构投资方,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喻志云担任非执行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启明医疗2019年登陆港交所以来,又一家经导管瓣膜治疗器械提供商——沛嘉医疗赴港IPO。
启明医疗自2019年12月上市以来,股价表现颇为强势。截至2020年2月7日收盘,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四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投资者对经导管瓣膜治疗这一领域的看好。
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公司登陆资本市场。据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A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总数已经达到62家,其中半数以上是2016年及之后上市。
医疗器械公司的上市速度明显超过其他类型的医疗企业。2016年之后,A股新上市的医疗器械公司数量占新上市的医疗行业公司数量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A股共有18家医疗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医疗器械公司就有11家,占比61.11%,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而2020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不少巨头在医疗器械领域开始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段时间,腾讯、依图、瑞幸、联想集团全资子公司等变更经营范围,新增销售医疗器械。京东、百度、华为、格力等则是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I、II类等。
据艾媒网此前报道,4月1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括了医疗器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而4月11日,格力电器新增一条对外投资提示,新增投资公司为成都格力新鹭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迎发展黄金期
今年由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存在,医疗行业中存在的机会更加值得关注,其中医疗器械的前景颇为看好。
2月24日,高瓴资本发布了一封“致创业者的一封信”,正式宣布成立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高瓴创投,将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关注的四大领域。
据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9-2022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大数据及标杆企业运行监测报告》指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近五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已由2014年的255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
高端市场将成下一个发力点
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来划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中低端产品以及高端产品构成,中低端市场包括DR设备、CT机等产品,高端市场包括MRI、PET-CT等产品。
早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占据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份额比例最大,竞争格局形成多而散的局面;而在行业高端市场中,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不易研发制造,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发达国家的资源垄断等因素,因此行业中的高端产品目前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早期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中,中低端产品占据了将近70%的比例,而高端产品仅占30%左右的比例,而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的结构为高端产品占55%,低端产品占45%。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比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三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结构已趋向优化但结构依然严重不平衡,高端医疗市场将成为下一个发力点。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医疗设备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的愿景。